2017年1月12日

印尼華人 梅縣移民 香港歸僑 遊走三地

最近幾個月晚生經常出門,沒有時間出文而且沒有靈感所以出文速度很慢,由於晚生家族有印尼關係,在十一月時候去了一趟印尼參加親友的婚禮,至於想寫的不是這次旅程,都是沉悶的鄉土往事,再次強調這不是旅遊blog(我也不知怎樣定位),而開始捕捉到喜歡看這blog朋友的口味,都是比較多看有本土元素,香港有沒有地方跟印尼梅縣聯繫或有關事物,其實是有的,下文再說。

位於印尼雅加達 印尼客家博物館
在網上及書籍搜尋了一些資料。
印尼華人:

人口有兩億多,由兩百多個族群所組成,是一個多元種族。其中華族就擁有一千多萬人,是印尼第三大族群,僅次於爪哇族和巽達族,而客家人大概擁有三四百萬人(未有正式官方統計數字)

印尼華人移民史可以分幾個層次,早漢朝時期已華人到印尼進行朝貢貿易記錄,直至南宋都有接觸,宋朝亡於崖山,一班隨行官兵紛紛逃亡南洋,有些到印尼落腳,元軍亦曾進攻爪哇,不過失敗。
而移民第一次高峰要到15世紀荷蘭殖民時代,殖民者開發經濟帶來好多商機,開始吸引大量華人渡海謀生。
 
為何印尼有那麼多梅縣客家人?
最早文字記錄是上面提到的南宋未年,有梅縣將領跟隨文天祥抗元,戰敗後逃住婆羅州(即是加里曼丹)。

明朝萬曆年間,程鄉縣人(今梅縣)林朝曦與饒平客家人張璉因作亂兵敗,潛逃印尼蘇門答臘,後來饒平客家人陸續南來,繁衍至今,現該地的客家人多講饒平客家話。

清康熙年間,為防禦台灣鄭成功的進攻,實行海禁,不准閩、粵二省船隻出洋。這時期閩粵兩省的客家人很少有人能偷渡到南洋的,直到收復台灣之後才解除海禁,大批閩粵客家人到南洋經商。

到了鴉片戰爭大清戰敗大批華人被賣豬仔,其中以嘉應州和惠州客家人最多,粵東梅縣、興寧、平遠等地區的客家人特別多


1864年,太平天國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之後,餘部康王汪海洋、李世賢等率軍從福建敗退梅州,最後全軍覆沒。由於太平天國主要將領洪秀全、馮雲山、石達開以及後期將領李秀成、陳玉成等都是客家人,軍隊主力也太都是兩廣客家人,清朝政府對太平天國餘部進行瘋狂報復,嘉應州(梅縣)、惠州等大批太平軍將士及家眷紛紛亡命南洋

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是客家人到東南亞各國客商發展的高峰期

印尼客家博物館位置雅加達,展品很精彩,資訊豐富,抽取少少圖片分享,鑑於發覺偷相嚴重,所以加上Metal字眼。

說到東南亞華人離不開鄭和
除了馬六甲有鄭和記念館 雅加達都有
印尼客家博物館 環境優美
博物館由印尼客屬總會管理 展品豐富精彩
梅縣的半圍龍屋介紹
賣豬仔
珍貴的舊文件展視 左上角的民國時代的畢業證書
籍貫也是梅縣
土生華人 有別後來的新移民華人 已經很在地化
印尼各島華人習俗
早在五代十國已有貿易
經典文件 一張船票有很多資訊 上船地點汕頭 目的地就是 Batavia吧城(雅加達舊稱)現在華人仍稱作巴城 渣華輪船公司 即是北角渣華道那個渣華 在這裡也看到香港歷史 又是另一段往事
印華文化交融 爪哇皮影戲中國故事 薛仁貴西征

另外亦到過另一客家人為主的地方,就是印尼西邊的蘇門達臘島的亞齊省,晚生外婆年輕時曾外嫁到亞齊對出的小島沙璜市,所以有幸感受亞齊風土人情,印尼最西邊的小島,太美麗啦。

在蘇門達臘島的棉蘭市,也有不少的客家人,可是卻聽不到客家話,原來客家人都跟著福建人講閩南話。這和臺灣的客家人也講閩南話非常相似。而亞齊地區卻又不同了,這裏的客家人居多,福建人也跟著講客家話。

亞齊特別省,有高度自治權一直尋求獨立,六十年代發佈過獨立宣言,不過被印尼政府鎮壓,獨立運動抗爭至今,雖然04年南亞海嘯為了重建發展亞齊,雙方簽署和約,但問題仍然複雜。

我知道去旅行當然要有的風景照,只講人文歷史不會有人看的,就分享少少亞齊與沙璜風情照片。

亞齊:

大清真寺 2004年南亞海嘯未受影響
亞齊風格傳統建築 有別爪哇島的風格 印尼面貌很豐富
2004年南亞海嘯 亞齊是重災區 這隻漁船只係小展品 附近有隻大郵船
亞齊的市場流通客家話 可以用母語購物夠親切 在香港已經不能了
沙璜市:

客家人的信仰伯公 
印尼之行暫告一段落,現在要到梅縣,外婆(客家人對外婆的稱呼不是外婆,是廣府人的叫法,客家人是姐婆)年輕時曾經由家鄉外嫁到印尼,某些原因轉到香港生活,晚生亦到過她的家鄉,現在還有些親友留在梅縣,感謝她不同的出走經歷,增加我的世界視野。

梅縣簡述:

梅縣位於廣東省東北方,處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北宋時期稱作程鄉縣,到明朝改作嘉應,是好多客家人的祖籍地,在大約三百年前我的開基祖未來到新界前就是來自梅縣,這裡通行客家話,客家人入粵較遲,肥沃平源土地一早已廣府人天下,例如珠江三角洲一帶就好少客家人,住的地方全是山區所以經濟比較落後,在古時是一個弱勢群體,在新界情況一樣郊遊行山時穿梭村落很少是廣府人的地方,所以客家人好多都出家鄉向外找尋機會,偏佈世界好多地方,梅縣成為橋鄉之一,就是位於偏遠山區與世阻隔形成客家人有自己一套獨特文化,無論語言飲食習慣保留好多古時遺風,同時有南方與北方人特徵。

另外想說一個情況 ,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個群體三種語系,但是在香港經常聽到粵語說成廣東話,晚生拒絕認同這個詞語,香港粵語可以形容廣府話,白話,廣州話,本地也可,廣東也有其他族群的。

廢話少說,看相時間,看看我在梅縣玩了什麼:

梅縣主河 梅江 梅江橋
梅縣名物 仙人粄
很好食的豆干
祠堂前的半月池
過了幾天農村生活
這些是梅縣大屋
在高處望下 村落都是在山區
很可愛
純正蜂蜜
南華又廬由印尼華橋 潘祥初 1904年建成
大屋慘遭過文革破壞 外牆仍有遺跡
中堂供奉著創建人潘祥初先生的靈位

看過這印尼與梅縣之後就回到香港了,其實兩處地方的人都曾經在香港發展,並下留低遺跡,早期印尼梅縣人都有元朗建屋建村。

以下所有資料都參考自網上其他網站,原因是已經很多人介紹了,晚生只想說香港地方不大,但歷史好豐富什麼人也有認真探索香港可以給你好闊視野。

崇正新村:

1930年代初,旅居海外的客籍華僑以香港的地理位置處於家鄉與南洋通道之間,往來方便,而在英國人的管治之下政局相對較穩定,且新界的土地可自由購買及搭建房屋,陸續有嘉應籍的華僑在南北行引介下在此買地和興建居所,其時原居於「紅棗田」的簡氏將土地善價而沽,出售予華僑富商,簡氏則保留上游現時紅棗田村的位置續居,當時在行政劃分上,仍屬於隔鄰的水蕉老圍村。

隨著大量新移民紮根於「紅棗田」,鄉紳賢達發起立村,於1957年正式組織成村落,以1921年成立的香港客家人組織「崇正總會」之名,將村落命名為「崇正新村」,代表崇尚正義、正本清言的意思。並加入當地的鄉約組織,成為十八鄉的成員村落。早年崇正新村有兩位村長,分別代表村中梅縣籍和寶安縣籍客家人社群。

崇正新村入口
村內有古蹟有慎德居,慎德居俗稱大梁屋,座落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十八鄉崇正新村,是客籍印尼華僑梁幹臣建造的別墅。

梁幹臣原籍廣東梅縣西陽河北鄉大和里,於1930年購入的屋地,在1934年聘用蕉嶺縣47名泥水工匠,歷時兩年多,耗資2萬港元興建而成。慎德居樓高二層,佔地1,000多平方米,內有32個大型房間,外墻用石灰拌和水泥建成,大宅正面飾有雕花簷板和壁畫,大門的對聯「慎言是則;德行為先」,勉勵後人慎言和 培養高尚品德,慎德居是十八鄉唯一現存的墨西哥風格客家大屋。

慎德居遠景 真的很像梅縣
慎德居近鏡 
村內另一古蹟 林屋也是帶有西式風格梅縣大宅
村口也有間類似風格的村屋
遠處大屋是不是也很像?不過這不是崇正新村,猜猜在那裡吧?⋯⋯⋯⋯⋯⋯是台灣的美濃客家小鎮,美濃客家人祖先也是來自梅縣,在此不說,需另文探討

而區內不遠處,也有著名古蹟,潘屋。

潘屋:

潘屋是香港一棟大宅,位於新界元朗凹頭,博愛醫院之側,於1932年興建。

潘屋是香港20世紀初原籍廣東梅縣的客家商人潘君勉為紀念其父親潘蔭華而興建,故當時命名為「蔭華廬」。潘君勉為旅港嘉應商會始創辦人及香港南洋輸出入商會首名主席,曾捐款支持同盟會進行革命活動及資助興建博愛醫院。當時中共領導人葉劍英乃潘君勉好友,他與周恩來於1938年在港時便曾入住潘屋。此外,作家郭沫若也於1939年入住潘屋。香港日治時期,潘屋曾被日軍徵用作憲兵指揮辦公室,是元朗軍事總部。 1983年,時任港督尤德夫人曾進入潘屋參觀,而古物古蹟辦事處於1985年將之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潘屋以傳統客家設計興建,潘君勉從家鄉梅州禮聘4名工匠來香港,模仿祖居「蔭華廬」的佈局,屬「兩堂兩橫」典型設計,潘屋大宅前方有一個曬場,之前挖有半圓形的風水池。潘屋正門上方「蔭華廬」三字匾額,所以又稱「蔭華公祠」

潘屋出面本身有風水池已填平
當時梅州僑鄉村華僑的建築物,名字又是以華廬為尾。例如 「南華廬」、「南華又廬」 ( 主人在南洋賺了錢後回來建的),「東華廬」的主人是在東洋日本發的財,「美華廬」的主人則是美洲華僑。
現在再看回梅縣的建築圖片對比

南華又廬跟蔭華廬風格一樣 其實兩位建屋潘姓主人是同鄉 梅縣南口鎮
真的不想放自己照片上來 但我圖片庫沒有梅縣建築 攝於梅縣某村莊 兩地也很相似

文章太長三地遊記在此結束,不過寫完此篇遊記後有所啟發就是在香港的印尼華人,這批特殊華人在香港為數不少,主要是他們在30、40、40年代在印尼出生,五六十年代政治因素走回大陸「報國」,後來轉到香港生活,這批印尼華人又是什麼樣呢?只要google 一下印尼xx香港校友會就會出現好多網站,值得需另文探索。

最後想問一個問題,在印尼時候食了一種麵食無論食法味道外觀跟腌麵非常相似,有人知道是否由梅縣傳過去,有望網友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