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白娘子水漫金山 我遇上靈異事件

晚生近日百無聊賴閒賦在家,沒有出門機會做回毒L,只好在家看動畫,無意中看了一套由日本東映在1958年製作的動畫「白蛇傳」,令我憶往怪事,白蛇傳故事在華人民間耳熟能詳,其中一出名情節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鎮江金山寺,早幾年也有參觀過,遇到怪事至於是什麼靈異事件,下文再說,先給晚生過一下歷史口癮。

就是看了這套動畫 1958年由東映製作
(網路照片)
白蛇傳故事,早在宋朝年間或更早開始在江南地區流傳,各地方各自有自已的版本情節,都是一些將江南各地區地方特色歷史傳說穿插,形成故事大綱,直到明朝年間故事基本定形,雖然各地版本不同,但是基本人物主角沒有大變,由白娘子、小青、許仙、法海和尚等組成,情節離不開遊湖借傘、水漫金山、盜仙草、飲雄黃、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等等,當然後世人不斷加以創作,創造不同故事結局。

日本版本許仙和白娘子角色設定
 (網路照片)
動畫中加插了熊貓和小熊貓 左上是小青 此版本中她是一條青魚精 不是青蛇 日本採用較舊版本故事 下面肥佬是法海 面目永遠猙獰 現實中他是高僧 受故事影響了人們心中形象 可惜
(網路照片)
法國版本DVD封面
(照片維基百科)
在網路上亦搜尋到其他國家也有拍攝白蛇傳故事:
一套1934年由印尼拍攝改編自白蛇傳,導演是華人鄭丁春,影片已經散佚,已經看不到影片。

看戲名學語言 戲名ouw peh tjoa 是閩語 即是烏白蛇 閩人形容黑是用烏 客家話也是一樣 影片對象是東南亞華人可想而知閩語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
(照片維基百科)
看看另一個閩語地區台灣 照片攝於台南 印尼與台灣曾受荷蘭統治 此烏鬼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移植一班印尼人建造 印尼人膚色偏黑 所以稱他們做烏鬼 一個名字引起兩段歷史聯繫

香港也有很多改編白蛇傳的影視:

電影青蛇 反客為主以小青做主角
(照片維基百科)
最喜愛的二次創作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戲中角色金正中是許仙的轉世
(網路照片)
在這戲裡白娘子叫做白素素 開了一間waiting bar 等待許仙出現 臨終前知道金正中是許仙轉世 死而無憾
(網路照片)
去到第二部 許仙愛上了日本女鬼貞子 汗~~~
(網路照片)
水漫金山是白蛇傳重要情節,白娘子與法海在金山寺中鬥法,白娘子將江水淹沒金山,幾年前我到過金山寺遊覽,金山寺位於鎮江,其實我並不想來的,當日是想去焦山,鎮江有三大佛教聖地,金山、焦山和北固山,稱為「京口三山」,不想來金山的原因是因為這裡是名勝景點,我很怕到大陸出名名勝,一是人多,二是金山是近代重修古蹟興致减半,而焦山位置較麻煩人少及原味一點所以想參觀,但因為上錯了公車到了金山,沒辦法景點也要說緣份,焦山唯有改為第二天再去,就順天意參觀金山寺,又給我碰上怪事,一世難忘。

看看金山的風景相,晚生還未設計水印所以加白點效果作識別方便快捷,不是天氣下雪:

金山寺的正門 幸好正值深冬 遊人不多 算是有點像佛門清淨地
金山初建於東晉元帝時代(西元三一七~三二二年),又有說是初創於東晉明帝時代(西元三二三~三二五年),梁武帝天監四年(西元五○五年)親臨該寺,當時稱為澤心寺。直到唐代有一位習禪禪師,來金山澤心寺時,已片瓦無存後來,傳說唐宣宗大中年間丞相裴休送子出家,世稱「裴頭陀」,法名「法海」,來到金山, 寺已全毀,拾金建寺,改稱金山寺
大雄寶殿在1948年毀於大火 這是1988年重修
金山寺曾歷十多次大毀壞,有些是因天然災害,有些則係政治及宗教的人為法難,比如咸豐年間(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的太平天國軍隊炮轟金山,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搗毀金山,均與天災無關。
康熙下江南時曾到過金山寺 御筆江天一覽 金山寺亦作江天禪寺
慈壽塔。慈壽塔最早建於南朝齊梁時代,原為兩座寶塔,南北相對而立,後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年)建成一座八角七層塔。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明了法師重建,清同治、光緒年間加以修葺。現存的塔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
慈壽塔出入口
長江景色真的不錯 在中國如果不是太多人的時候 地方是有靈氣
這段長江跟香港有些關係 英國曾經攻打鎮江 長江是鴉片戰爭一部分 英國還在鎮江設立英租界 另文再說
在中國天色永遠灰暗

那究竟是什麼靈異事件呢?看到這裡該可以說吧😂😂,我在金山寺四周遊走去到一個名叫白龍洞的地方是一個空曠戶外位置,忽然之間不遠處傳來一把歌聲,是一把女聲唱著很悅耳的江南小曲,與周遭環境非常匹配,長江邊聽著江南小調完美結合,人間樂土,還點起了香煙享受這種氛圍,很清楚不是幻聽,不過過了兩分鐘後開始懷疑了,視野範圍內無一人,歌聲是那裡出來的?於是向前搜索聲源,正當越接近聲源時忽然停止,我於是用跑的速度往前進追上,是不是那「人」已前行往另一處景點所以停唱,但不是,前路一直無人,沒理由「她」想整蠱我埋藏起來,有什麼好玩呢,晚生一直有科學頭腦不相信這事情,嘗試懷疑是不是景區為了增加氣氛利用音響設備播出歌聲,但沒有喇叭之類東西連電源線也沒有,我不忿氣在原地等候了三十分鐘,期待歌聲再次出現找尋聲源,可惜還是沒有再出現,十二月時份長江邊寒風刺骨遊人很少,增添不少靈異氣氛,這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

以下照片是實地現場拍攝,有兩尊白娘子及小青石像,大家看到照片描述會更加投入:

我就是站在這拍攝位置聽到歌聲 聽了兩分鐘後往前石像方向找尋聲源 沒有發現 往前跑也沒有人 向上望沒有人 前面有個白龍洞 洞內也沒有 只見白娘子和小青石像屹立不動 音響設備也沒有 莫非是石像發出⋯⋯現場空無一人
這是白龍洞 探頭搜索也沒有人 沒理由有人跟我玩捉迷藏吧 於是在洞口徘徊三十分鐘 等待歌聲再次出現 吃了很多寒風
忘記幫石像拍照 借(偷)了其他人的照片 站在洞口跟白娘子小青對望 石像曾有人裝香供奉 當時現場很大風抖篷不停擺動 石像栩栩如生 開始有點懷是否她們...........
(網路照片 真的不好意思)
聽到歌聲曲風類似下面連結,不過沒有樂器,只有人聲:


奇怪事情告一段落,之後好快日落又回到旅館休息了,旅程總算難忘,晚生在江南去了很多地方真的不錯,大陸有好多地方很負面令很多人卻步,的確是這樣,但其實在大陸一些二三四線城市,會有意想不到的正面,那些人比較純樸溫馨,不像那些大城市或旅遊城市般要小心翼翼遊玩,例如到了南京杭州蘇州我就很不喜歡,可能自己有問題吧,有時間會分享其他江南史地。

攝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 有本土手作展覽 也有白蛇傳水漫金山寺故事
蛇的形象無論在東方或西方都是有亦正亦邪一面  聖闘士星矢其中一幕 不知作者是否巧合安排紫龍( 龍有說蛇的化身)擊敗英仙座 亞魯哥路 美杜沙之盾 東西方兩種蛇文化傳說代表對決 謝謝觀看
(網路照片)


參考資料:

金山寺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13&cid=101&page=45


2017年1月12日

印尼華人 梅縣移民 香港歸僑 遊走三地

最近幾個月晚生經常出門,沒有時間出文而且沒有靈感所以出文速度很慢,由於晚生家族有印尼關係,在十一月時候去了一趟印尼參加親友的婚禮,至於想寫的不是這次旅程,都是沉悶的鄉土往事,再次強調這不是旅遊blog(我也不知怎樣定位),而開始捕捉到喜歡看這blog朋友的口味,都是比較多看有本土元素,香港有沒有地方跟印尼梅縣聯繫或有關事物,其實是有的,下文再說。

位於印尼雅加達 印尼客家博物館
在網上及書籍搜尋了一些資料。
印尼華人:

人口有兩億多,由兩百多個族群所組成,是一個多元種族。其中華族就擁有一千多萬人,是印尼第三大族群,僅次於爪哇族和巽達族,而客家人大概擁有三四百萬人(未有正式官方統計數字)

印尼華人移民史可以分幾個層次,早漢朝時期已華人到印尼進行朝貢貿易記錄,直至南宋都有接觸,宋朝亡於崖山,一班隨行官兵紛紛逃亡南洋,有些到印尼落腳,元軍亦曾進攻爪哇,不過失敗。
而移民第一次高峰要到15世紀荷蘭殖民時代,殖民者開發經濟帶來好多商機,開始吸引大量華人渡海謀生。
 
為何印尼有那麼多梅縣客家人?
最早文字記錄是上面提到的南宋未年,有梅縣將領跟隨文天祥抗元,戰敗後逃住婆羅州(即是加里曼丹)。

明朝萬曆年間,程鄉縣人(今梅縣)林朝曦與饒平客家人張璉因作亂兵敗,潛逃印尼蘇門答臘,後來饒平客家人陸續南來,繁衍至今,現該地的客家人多講饒平客家話。

清康熙年間,為防禦台灣鄭成功的進攻,實行海禁,不准閩、粵二省船隻出洋。這時期閩粵兩省的客家人很少有人能偷渡到南洋的,直到收復台灣之後才解除海禁,大批閩粵客家人到南洋經商。

到了鴉片戰爭大清戰敗大批華人被賣豬仔,其中以嘉應州和惠州客家人最多,粵東梅縣、興寧、平遠等地區的客家人特別多


1864年,太平天國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之後,餘部康王汪海洋、李世賢等率軍從福建敗退梅州,最後全軍覆沒。由於太平天國主要將領洪秀全、馮雲山、石達開以及後期將領李秀成、陳玉成等都是客家人,軍隊主力也太都是兩廣客家人,清朝政府對太平天國餘部進行瘋狂報復,嘉應州(梅縣)、惠州等大批太平軍將士及家眷紛紛亡命南洋

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是客家人到東南亞各國客商發展的高峰期

印尼客家博物館位置雅加達,展品很精彩,資訊豐富,抽取少少圖片分享,鑑於發覺偷相嚴重,所以加上Metal字眼。

說到東南亞華人離不開鄭和
除了馬六甲有鄭和記念館 雅加達都有
印尼客家博物館 環境優美
博物館由印尼客屬總會管理 展品豐富精彩
梅縣的半圍龍屋介紹
賣豬仔
珍貴的舊文件展視 左上角的民國時代的畢業證書
籍貫也是梅縣
土生華人 有別後來的新移民華人 已經很在地化
印尼各島華人習俗
早在五代十國已有貿易
經典文件 一張船票有很多資訊 上船地點汕頭 目的地就是 Batavia吧城(雅加達舊稱)現在華人仍稱作巴城 渣華輪船公司 即是北角渣華道那個渣華 在這裡也看到香港歷史 又是另一段往事
印華文化交融 爪哇皮影戲中國故事 薛仁貴西征

另外亦到過另一客家人為主的地方,就是印尼西邊的蘇門達臘島的亞齊省,晚生外婆年輕時曾外嫁到亞齊對出的小島沙璜市,所以有幸感受亞齊風土人情,印尼最西邊的小島,太美麗啦。

在蘇門達臘島的棉蘭市,也有不少的客家人,可是卻聽不到客家話,原來客家人都跟著福建人講閩南話。這和臺灣的客家人也講閩南話非常相似。而亞齊地區卻又不同了,這裏的客家人居多,福建人也跟著講客家話。

亞齊特別省,有高度自治權一直尋求獨立,六十年代發佈過獨立宣言,不過被印尼政府鎮壓,獨立運動抗爭至今,雖然04年南亞海嘯為了重建發展亞齊,雙方簽署和約,但問題仍然複雜。

我知道去旅行當然要有的風景照,只講人文歷史不會有人看的,就分享少少亞齊與沙璜風情照片。

亞齊:

大清真寺 2004年南亞海嘯未受影響
亞齊風格傳統建築 有別爪哇島的風格 印尼面貌很豐富
2004年南亞海嘯 亞齊是重災區 這隻漁船只係小展品 附近有隻大郵船
亞齊的市場流通客家話 可以用母語購物夠親切 在香港已經不能了
沙璜市:

客家人的信仰伯公 
印尼之行暫告一段落,現在要到梅縣,外婆(客家人對外婆的稱呼不是外婆,是廣府人的叫法,客家人是姐婆)年輕時曾經由家鄉外嫁到印尼,某些原因轉到香港生活,晚生亦到過她的家鄉,現在還有些親友留在梅縣,感謝她不同的出走經歷,增加我的世界視野。

梅縣簡述:

梅縣位於廣東省東北方,處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北宋時期稱作程鄉縣,到明朝改作嘉應,是好多客家人的祖籍地,在大約三百年前我的開基祖未來到新界前就是來自梅縣,這裡通行客家話,客家人入粵較遲,肥沃平源土地一早已廣府人天下,例如珠江三角洲一帶就好少客家人,住的地方全是山區所以經濟比較落後,在古時是一個弱勢群體,在新界情況一樣郊遊行山時穿梭村落很少是廣府人的地方,所以客家人好多都出家鄉向外找尋機會,偏佈世界好多地方,梅縣成為橋鄉之一,就是位於偏遠山區與世阻隔形成客家人有自己一套獨特文化,無論語言飲食習慣保留好多古時遺風,同時有南方與北方人特徵。

另外想說一個情況 ,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個群體三種語系,但是在香港經常聽到粵語說成廣東話,晚生拒絕認同這個詞語,香港粵語可以形容廣府話,白話,廣州話,本地也可,廣東也有其他族群的。

廢話少說,看相時間,看看我在梅縣玩了什麼:

梅縣主河 梅江 梅江橋
梅縣名物 仙人粄
很好食的豆干
祠堂前的半月池
過了幾天農村生活
這些是梅縣大屋
在高處望下 村落都是在山區
很可愛
純正蜂蜜
南華又廬由印尼華橋 潘祥初 1904年建成
大屋慘遭過文革破壞 外牆仍有遺跡
中堂供奉著創建人潘祥初先生的靈位

看過這印尼與梅縣之後就回到香港了,其實兩處地方的人都曾經在香港發展,並下留低遺跡,早期印尼梅縣人都有元朗建屋建村。

以下所有資料都參考自網上其他網站,原因是已經很多人介紹了,晚生只想說香港地方不大,但歷史好豐富什麼人也有認真探索香港可以給你好闊視野。

崇正新村:

1930年代初,旅居海外的客籍華僑以香港的地理位置處於家鄉與南洋通道之間,往來方便,而在英國人的管治之下政局相對較穩定,且新界的土地可自由購買及搭建房屋,陸續有嘉應籍的華僑在南北行引介下在此買地和興建居所,其時原居於「紅棗田」的簡氏將土地善價而沽,出售予華僑富商,簡氏則保留上游現時紅棗田村的位置續居,當時在行政劃分上,仍屬於隔鄰的水蕉老圍村。

隨著大量新移民紮根於「紅棗田」,鄉紳賢達發起立村,於1957年正式組織成村落,以1921年成立的香港客家人組織「崇正總會」之名,將村落命名為「崇正新村」,代表崇尚正義、正本清言的意思。並加入當地的鄉約組織,成為十八鄉的成員村落。早年崇正新村有兩位村長,分別代表村中梅縣籍和寶安縣籍客家人社群。

崇正新村入口
村內有古蹟有慎德居,慎德居俗稱大梁屋,座落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十八鄉崇正新村,是客籍印尼華僑梁幹臣建造的別墅。

梁幹臣原籍廣東梅縣西陽河北鄉大和里,於1930年購入的屋地,在1934年聘用蕉嶺縣47名泥水工匠,歷時兩年多,耗資2萬港元興建而成。慎德居樓高二層,佔地1,000多平方米,內有32個大型房間,外墻用石灰拌和水泥建成,大宅正面飾有雕花簷板和壁畫,大門的對聯「慎言是則;德行為先」,勉勵後人慎言和 培養高尚品德,慎德居是十八鄉唯一現存的墨西哥風格客家大屋。

慎德居遠景 真的很像梅縣
慎德居近鏡 
村內另一古蹟 林屋也是帶有西式風格梅縣大宅
村口也有間類似風格的村屋
遠處大屋是不是也很像?不過這不是崇正新村,猜猜在那裡吧?⋯⋯⋯⋯⋯⋯是台灣的美濃客家小鎮,美濃客家人祖先也是來自梅縣,在此不說,需另文探討

而區內不遠處,也有著名古蹟,潘屋。

潘屋:

潘屋是香港一棟大宅,位於新界元朗凹頭,博愛醫院之側,於1932年興建。

潘屋是香港20世紀初原籍廣東梅縣的客家商人潘君勉為紀念其父親潘蔭華而興建,故當時命名為「蔭華廬」。潘君勉為旅港嘉應商會始創辦人及香港南洋輸出入商會首名主席,曾捐款支持同盟會進行革命活動及資助興建博愛醫院。當時中共領導人葉劍英乃潘君勉好友,他與周恩來於1938年在港時便曾入住潘屋。此外,作家郭沫若也於1939年入住潘屋。香港日治時期,潘屋曾被日軍徵用作憲兵指揮辦公室,是元朗軍事總部。 1983年,時任港督尤德夫人曾進入潘屋參觀,而古物古蹟辦事處於1985年將之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潘屋以傳統客家設計興建,潘君勉從家鄉梅州禮聘4名工匠來香港,模仿祖居「蔭華廬」的佈局,屬「兩堂兩橫」典型設計,潘屋大宅前方有一個曬場,之前挖有半圓形的風水池。潘屋正門上方「蔭華廬」三字匾額,所以又稱「蔭華公祠」

潘屋出面本身有風水池已填平
當時梅州僑鄉村華僑的建築物,名字又是以華廬為尾。例如 「南華廬」、「南華又廬」 ( 主人在南洋賺了錢後回來建的),「東華廬」的主人是在東洋日本發的財,「美華廬」的主人則是美洲華僑。
現在再看回梅縣的建築圖片對比

南華又廬跟蔭華廬風格一樣 其實兩位建屋潘姓主人是同鄉 梅縣南口鎮
真的不想放自己照片上來 但我圖片庫沒有梅縣建築 攝於梅縣某村莊 兩地也很相似

文章太長三地遊記在此結束,不過寫完此篇遊記後有所啟發就是在香港的印尼華人,這批特殊華人在香港為數不少,主要是他們在30、40、40年代在印尼出生,五六十年代政治因素走回大陸「報國」,後來轉到香港生活,這批印尼華人又是什麼樣呢?只要google 一下印尼xx香港校友會就會出現好多網站,值得需另文探索。

最後想問一個問題,在印尼時候食了一種麵食無論食法味道外觀跟腌麵非常相似,有人知道是否由梅縣傳過去,有望網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