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

品嚐順德巧手菜 憶起南洋自梳女

在二月時份有又機會到新加坡小遊,今次已經是第二次到新加坡,及出發之前吃了一頓豐盛的順德菜,可能順德是魚米之鄉食材很豐富,菜式非常美味,是粵菜中的極品,順德除順德菜出名之外,當然還有自梳女,所以今次旅程決定加入自梳女歷史行程,新加坡與香港一樣有自梳女出現,但在香港有關遺跡很難探索,那些佛堂靜苑大多是私人地方很難窺探究竟,而且之前也到過自梳女重鎮順德,接觸由新加坡回鄉馬姐,所以由新加坡串聯這些故事,希望之後有機會找尋香港媽姐遺跡。

這是位於順德均安鎮的鶴齡靜安舍 由媽姐回鄉建造的居所 即是我們常聽到的姑婆屋

自梳女背景:

從19世紀初開始,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順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地,興起一種女子群體相約不嫁的風俗。她們通過一種特定的儀式,自行易辮而髻,以示終身不嫁 ,經過這種儀式的女性被稱為“自梳女”。這一群體在19世紀末至民國時期人數眾多一般認為由珠江三角洲繅絲業的高度發展,需要大量女工,婦女取得了獨立的經濟地位,從而促使女性覺醒,逐漸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有很多是家中經濟之柱,如嫁出去的話會失去經濟來源,或者受到夫家的家人委屈所以寧願不嫁,當然也有些其他因素,例如性取向或不婚主義者直到三十年代世界經濟蕭條,對繅絲需求大減,很多工廠也倒閉而這些女工選擇出走到港澳或南洋一帶當女傭,這些女傭稱為「媽姐」。


舊時繅絲工廠的情況
(網路照片)
為什麼她們能夠在封建婚姻制度中 實行自梳不嫁的習俗?

從前女性婚姻都是不由自主的,要通過父母安排,世俗觀念認為女子嫁不出去,會為家中帶來惡運,又有鄉例約束不能在娘家,成年後必須將女子嫁出去,就算在娘家死後也不會有安葬安排,非常多的俗例,通過嫁娶就儀式成為夫家的人,離開娘家。

婚姻儀式一般嚴格遵照三書六禮程序進行其中要數最後一道程序“親迎”最為熱鬧隆重。而自梳儀式類似於婚嫁的“親迎”儀式所需物品大體有:新的衣褲鞋襪,梳子,頭簪,頭繩,粉,鏡子等。女子在儀式開始之前先洗澡,然後換上新衣,到廟中或姑婆屋祭拜觀音, 之後由年長的姑婆為其“上頭”,將頭髮盤起梳成雲髻,最後設宴招待親朋可與婚禮相媲美最後就是回家向父母及家人宣告自己已經自梳,並將祭品分給親友,整個儀式就業結束。

上頭儀式
姑婆屋祭拜觀音
其實我認為通過這些是對世俗一種妥協,也符合傳統儒家禮數並對家庭做出經濟貢獻,對地方宗族勢力做出妥協並對家庭做出經濟貢獻,對地方宗族勢力做出妥協,避免與主流文化衝突梳起儀式類似於結婚儀式,往後的日子就一班自梳女自己負責,不會與娘家財產繼承衝突
現代人的婚嫁習俗 仍保留上頭儀式 表示少女時代的結束 為人妻母時代的開始
(網路照片)
港產片自梳 就是訴說自梳女的心路歷程 年輕的楊采妮真的不錯

新加坡的自梳女:

自三十年代開始,這些自梳女就出走到不同地方工作,有些到了先落腳港澳,然後再轉船到新加坡找尋機會,在當時新加坡男女比例失衡,殖民政府改變了一些移民政策,嚴禁單身男子移民到新加坡,只許女性定居,這樣有大批廣東女子在這時期移到新加坡,當中包括一些自梳女,情況與香港一樣成為家傭主要來源,由其是主要來自順德,所以稱為順德馬姐,她們既幹練又精通廚藝,深得主人的賞識。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曾先後為陳嘉庚,李光耀兩大家族作傭人

這個是新加坡準提宮 很多馬姐在這裡進行自梳儀式
准提菩薩是觀音其中一個化身
位於牛車水的順德會館 設有廣東媽姐展覽館
在新加坡國立博物館內的一小角也有媽姐的介紹
她們用過的物品
馬姐的簡介 可見當時好她們穿梭街市角落 跟香港情況一樣 但在香港要追憶媽姐很困難 建議博物館也可以介紹 豐富香港文化 讚揚她們的貢獻 真的不要浪費這特別的歷史文化
最近期講述馬姐的電影 桃姐 電影主要是講述與傭主的感情 歷史較少 現實中曾經聽過有傭主兒女與馬姐感情要好 到馬姐年老時反過來請工人照顧她

落葉歸根 回到順德 姑婆屋冰玉堂:

其實之前寫過關於自梳女的習俗,不過只是說她們過七夕的物品,現可以說這個地方的由來

座落在順德區均安鎮沙頭管理區的冰玉堂,是沙頭在南洋當女傭的自梳女捐資興建的敬老院,1951年落成啟用。冰玉堂座落在沙頭管理區鶴嶺山麓,故又稱鶴嶺靜安舍。它是兩層樓建築,地下分左、中、右三座,中座供奉著自梳女們信奉的觀音,左、右座安放著已故的自梳女的靈位,樓上是木做的閣樓,是自梳女的睡眠之處。

新加坡華僑姐妹回來,看到家鄉面貌大變、社會安定、人民安居,自己年邁已老,在外無依,紛紛回國定居,以遂落葉歸根之願。1982年新加坡同鄉會又匯款6000元坡幣,把冰玉堂修繕一新。便于更多華僑姐妹入住。

建築帶有南洋風格 之前一直是男性禁地 現尚存馬姐不多 最年輕也有八十五 姑婆屋還有漂亮名字冰清玉潔 冰玉堂 如今變博物館
中堂內部是她的主神觀音大士
偏室是姑婆們的神位 由在生姑婆負責 看到很多名字 在紅紙的是預留位置 可見仍在生不多
展覽有她們的新加坡國籍 現在她們已回復了中國國籍 比我選擇留在新加坡 起碼長者政策比起中國有保障 可見上一代人對落葉歸根的堅持
李光耀逝世時的報導  其中一位馬姐曾在李家服務
這是當年新加坡的身份證 除了馬姐之外還有很多資訊 住址是38 Oxley Road 就是李光耀住所 太珍貴了
姑婆們的七夕很有特色
手工藝非常出色 也是她們的消閒娛樂

到冰玉堂參觀也是一個奇遇,原來冰玉堂是半開放的,不是隨便可以參觀,我以為是免費,原來要與其他景點捆綁式買票,當天碰巧有一個旅遊團正在參觀,我在人群中跟隨進入並不知情,等待他們散去時才慢慢參觀,那個領隊看見我說這裡要門票隨便進來,但是有位姑婆很有心,門了側門給我離開,說待那個領隊離開後再開門給我進來,在那群人離開後細心欣賞冰玉堂,只與那位姑婆獨處傾談,得到很多資訊,她非常好人還送我出車站坐車,臨別時給了她一些零用作一點心意,感謝她的好意,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旅遊的原因,感受這些人情味,希望她們身體健康,記住參觀時要放一點香油錢,不論是你宗教背景,這是一份尊重對姑婆們的一種支持

還有她教了我一樣東西就是要稱她們做姑婆,如果稱婆婆別人可能有誤會她是已婚,順帶一提,這裡是說均安話,均安話第一身稱我是作"艾",跟客家話"涯"很像,初以為那位姑婆是客家人,是我錯,原來是均安方言又學懂了新東西真開心。

順德双皮奶真是極品 有機會再到冰玉堂參觀一定要品嘗 謝謝觀看

參考資料: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2&NewsID=7516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R-c/233034.htm

http://www.shunde-hotels.com/big5/travel/Bingyutang_Shunde_1654.html